私募基金管理人可以同时作为私募股权基金和私募证券基金的管理人么
不可以了,现在只能股权创投、证券、其他三选一。
不能。按照中国证监会规定,私募证券和私募股权基金从业人员不能同时兼职,以避免因为利益冲突等问题导致违规行为的出现。私募证券和私募股权基金都是属于私募基金的范畴,且均受到证监会的监管。
基金业协会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只可备案与本机构已登记业务类型相符的私募基金,不可管理与本机构已登记业务类型不符的私募基金;同一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可兼营多种类型的私募基金管理业务。
所以,在同一时间内,一个私募基金管理人不能同时办理两只私募股权基金的备案,只能为一只私募股权基金进行备案。
登记备案后,基金业协会将对外公示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的基本信息。如需阅览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信息,请查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
《私募投资基金服务业务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1、第一条【立法依据】为促进私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私募基金)行业健康发展,规范私募基金服务业务,保护投资者及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2、为规范股权投资基金服务业务,保护基金投资者权益,基金业协会于2017年3月1日出台了《私募投资基金服务业务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服务办法》),原《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指引(试行)》同时废止。
3、从事私募投资基金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律师在接受委托办理私募投资基金法律事务的活动中,同样应明确上述原则。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全文
第一条为了规范私募投资基金活动,保护投资者及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私募投资基金行业健康发展,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本办法。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是为了规范私募投资基金活动,保护投资者及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私募投资基金行业健康发展而制定的。
第三十九条 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及其他私募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情节严重的,中国证监会可以依法对有关责任人员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法律依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私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私募基金),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是2003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通过,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现行版本为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正。
在信息披露层面,私募基金有哪些法律法规
1、基金信息披露义务人包括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召集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基金份额持有人等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2、私募基金的相关法律法规私募基金的相关法律规定有:从事私募基金业务,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私募基金法律法规包括《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法律。
4、私募基金信息披露主体,指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以及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和中国基金业协会规定的具有信息披露义务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5、私募基金的相关法律规定有:从事私募基金业务,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