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时间)

admin 2024-06-11 61 抢沙发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需要披露的8项内容是什么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应当披露下列内容:(一)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三)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四)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五)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六)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

从内容看,大多从内部控制要素角度,要求内部控制评价内容至少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要素或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内部监督八要素。

内部控制报告应包括:表明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责任。管理当局应在内部控制报告中明确声明建立、健全、实施和维护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当局的责任,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几个方面:上对下、下对上、内对外、外对内。

跪求我国内部控制规范进程

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内部控制取得了迅猛发展,从以下“政出多门”的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就可略见一斑。 l996年12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的内容(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等作出了规定。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正在经历着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这些规范建设主要是由政府、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和行业监管机构等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指引。根据制定部门以及适用范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基础性规范。

内部牵制阶段 内部控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但在此前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早已存在着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这就是内部牵制。

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于2006年7月15日发起成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研究推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问题。2007年3月2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公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2008年6月28日,基本规范正式发布。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经历了哪些历程

1、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 1992年9月,COSO委员会提出了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该框架指出“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为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时间)

2、(1)内部会计控制(2)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 1992年9月,COSO委员会提出了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该框架指出“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为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3、但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仍然需要经历一段艰辛的历程。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与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

4、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标志性成果如下:第一阶段:20世纪20——40年代的内部控制:对内部牵制系统的审查不应该只限制在特定的会计范畴,还应该对交易处理的方式有全面的了解,这对于职业界而言意义是很明确。

5、“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内部控制在强化管理规范性,增强风险抵抗能力,促进精细化管理,有效促成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应该有哪些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很庞杂,包括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两种。定期报告 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

法律分析:信息披露内容包括: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范围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及重大诉讼等证券监管机构要求披露的信息。并且上市公司需要在每会计年度内半年公布一次财会报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二十条本法所称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时间)

你好,上市公司需要披露的信息有:招股说明书。招股说明书应当根据《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一号编制,并应在承销期开始前二至五个工作日内刊登公告,其原则是公司应充分披露与股票发行有关的信息,以利于投资者更好地作出股票认购决策。

上市公司应当披露的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凡是对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均应当披露。年度报告中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经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2)

内部控制自查结论 经过自查,报告期内,本部门对纳入自查范围的业务与事项均已建立了内部控制,并得以有效执行,达到了总厂内部控制的目标,不存在重大缺陷,现有一般缺陷也已进行改进和良好控制。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由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施的,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程度。

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自我评价: 公司已基本建立了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及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基本能够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基本能够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公平,基本能够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

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和独立性原则,确保本次评价工作独立、客观、 公正。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1)以内部环境为基础,重点关注:治理结构、发展战略、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不相容岗位是否分离、人力资源政策和激励约束机制、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

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主要内容包括

(5)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6)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主要描述适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声明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同时,根据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确定评价期末存在的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7)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采取的整改措施。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时间)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当形成工作底稿,详细记录企业执行评价工作的内容,包括评价要素、主要风险点、采取的控制措施、有关证据资料以及认定结果等。评价工作底稿应当设计合理、证据充分、简便易行、便于操作。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内部环境评价 企业组织开展内部环境评价,应当以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应用指引为依据。

从内容看,大多从内部控制要素角度,要求内部控制评价内容至少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要素或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内部监督八要素。

内部控制评价应当遵循的原则 根据《评价指引》的要求,内部控制评价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全面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重要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客观性原则。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